您好,欢迎来到www. 57365.com!
实时天气:

设为首页|收藏此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廉政建设

党建引领四坚持,业务目标得第一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来源: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 刘金堂、何少波

      一、坚持思想引领,煅造攻坚力量

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的移民干部队伍是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的前提和保证。党支部通过学习、培训、强纪,着力打造一支敢战、能战、会战的攻坚队伍。

一是强学习、提境界。采取集中学习、组织讨论、现场教育、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作为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切实提升全体党员“四个意识”。

二是强培训、增素质。“走出去”,组织全市移民党员干部外出学习惠水易扶搬迁“五个三”经验,毕节城镇化集中安置模式,黔西南跨区域搬迁经验;“请进来”,抓住外地到我市考察学习“送学上门”机会,虚心交流学习,拓宽思路和视野;“自己教”,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对市、县、乡易扶攻坚参战人员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实务培训。

三是强纪律、重提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注重提醒预防,年内2次集中约谈县区移民部门主要领导、市局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共35人次,着力解决了责任落实不具体,项目推进慢,结存资金量大等问题。

二、坚持组织引领,筑牢攻坚堡垒

一是建组织、强基础。面对水库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的群众,为解决有人管人、有人理事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各安置点建立和完善了搬迁群众“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的治理新模式,协助各安置点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联村或联居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了群众“参政议事”积极性,促进了各安置点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2017年搬迁的44个安置点已建党支部21个,其中联居党支部5个。

二是建社区、强自治。为使移民群众尽快适应小区生活,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建社区服务中心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安置点设立了移民、人社、教育、民政、卫计、公安、国土、农业、林业等“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协调安置点所在乡镇抽调思想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驻点指导组建居委会或社区服务中心,将部分贫困群众吸纳为治安员、保洁员及工作人员,强化搬迁群众参与自治的自觉性。

三是建群团、强帮扶。充分发挥机关工商联、团委、妇联、工会、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通过“千企帮千村”“巾帼脱贫行动”“文艺扶贫”“科普助推精准扶贫”“助残圆梦”等社会力量,在安置点设立“扶贫工厂”“锦绣坊”“工匠场”“青创汇”等就业创业项目,带动搬迁群众主动就业创业,助推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如水城县陡箐镇土发安置农民画工作室,通过培育挖掘农民画能人创业,带动了十余名搬迁群众主动参与,形成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格局。

三、坚持示范引领,精准攻坚到点

围绕“党建带业务,业务促党建”,狠抓党建扶贫联系点脱贫攻坚,发挥好党建扶贫单位、党建扶贫工作队员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进程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是树典型、重示范。局党组高度重视党建扶贫工作,克服“易扶搬迁脱贫一批”攻坚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先后选派到乡、到村,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专班助推脱贫攻坚。聚焦抓班子、带队伍,抓党建、促脱贫,帮助村支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建强村党组织。二是摸实情、解民忧。积极开展“三送三促”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为旧院村小学赠送价值8000余元的300册图书和篮球、乒乓球等文体用品。按照“一人驻村全局帮扶”的思路,全体党员与旧院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3次集中走访、回访,全面了解贫困户收入支出、“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并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在了解到杨廷全一家六口,四个孩子中有三个视障残疾时,积极争取市特殊教育学校支持,圆了杨寿江、杨寿珍两兄妹的入学梦,并申请了每年1800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解决燃眉之急。

三是重长远、谋发展。紧盯旧院村2017年全面脱贫目标,帮助制定村级发展规划,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加大投入,多渠道助推同步小康。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实施扶持项目29个,重新修建了旧院村学校、卫生室,硬化了村组道路,美化亮化了村寨环境,建设了肉牛养殖场,实施了精品水果种植等。将贫困户纳入我局实施的3000万元“三变”改革试点项目,增加贫困群众财产性收入,实现脱贫有载体、收入有保障。

四、坚持发展引领,保障攻坚拔寨

坚持以“打赢扶贫攻坚战,啃下脱贫硬骨头”为载体,聚焦“七大战役”、“四场硬仗”,立足主业主责,坚决打赢易地搬迁扶贫攻坚战。

一是重基础、抓精准。紧盯对象精准,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和“大比武”中组织县区逐村、逐组、逐户地对搬迁对象再走访、再排查、再比对、再核实,解决了搬迁对象同户不同类、未在扶贫台账中标识等问题。

二是重后续、抓脱贫。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为加速搬迁群众“快步过上好日子”,围绕“五个三”措施落实,出台《六盘水市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工作实施意见》等“1+5”改革文件,解决了“移民搬迁后怎么办”的问题。创新探索“三变”+易地扶贫搬迁+N(中心城区、特色小城镇、特色产业、民族文化、资产性收益)安置模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大扶贫、大旅游、大健康统筹发展,野玉海千户彝寨易扶搬迁探索的“三变”+旅游发展+特色小镇+民族文化助民增收安置模式,代表贵州省易扶搬迁工作献礼党的十九大,在中央电视台《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栏目播出。

三是重督促、抓保障。出台《六盘水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督查办法》,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检察院建立督查联动机制,围绕重点指标、时间节点除面上实行市级二日一调度,县级一日一调度,全市一月一排名、一通报,省、市检察院还对4个重点项目重点跟踪督办。

通过全体党员干部忘我工作,2017年我市水库和易地扶贫搬迁目标考核任务圆满完成。在全省9个市()2017年度水库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工作中,我市2017年度水库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得分97.07分,列全省第一。

 

上一篇:
下一篇: